![]() 伤害三:“跳跃者膝”,即是髌骨股骨症候群!跑步时需要非常多下盘及大腿的力量,大部份的跑者大腿外侧肌肉过于发达,造成股内侧肌相对弱化,膑骨偏离原位,降低了膝盖的稳定性,因此大腿肌需要比平常更用力的抓住膝盖前缘,造成股四头肌肌腱炎或滑液囊发炎,疼痛位置在膝盖正下方,为了避免比赛中发生疼痛,建议使用相关护具或是搭配肌内效贴布,并进行内侧下盘的锻炼。
伤害四:“胫前疼痛”,泛指胫骨各方向受伤症状。可概分为小腿前内侧压力症候群、前胫痛、外侧肌腔隙症候群及胫前肌拉伤。大部份的胫前疼痛都是运动引起微血管的渗透增加,导致组织间的腔隙间肿胀及压力增加,进而导致患部缺血造成,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压力性骨折。跑步中发生需即刻停止,伸展小腿肌群有助于缓解疼痛,建议检查跑鞋是否提供足够的支撑性。
![]() 伤害五:“足底痛”,疼痛位置发生于足底筋膜、足跟、阿基里斯腱、第一脚趾下方。跟跑步的不当足压有关系,是一种累积性伤害,甚至患者足底脂肪垫萎缩,使落地的地面反作用力直接作用在跟骨上,除了适当牵拉小腿和足底筋膜、训练足底小肌肉,更重要的需要透过专业治疗师的评估,是否需要搭配鞋垫,甚至改变现有的跑姿,不然足底痛会一直发生在跑步的生涯中。
相关推荐:
|